五金交电资讯
五金市场:外资进入钢铁领域会有什么后果
2016-01-20  浏览:37
五金之家讯:中国外商投资修法工作提速,8月29日,外资企业法等4部法律的修正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拟对不涉及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事项,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草案一旦通过,意味着我国将对外商投资将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近年我国大幅放开外商企业投资限制。背景一是全球贸易新格局推动中国快速融入世界化。2016年2月,以美国为首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签署,美欧双方争取在今年年底签署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国际区域自贸协定进展加快,要求中国必须以更加开放的举措来应对全球化。目前,中国和欧美等国已经开展了投资协定谈判,中美投资协定(BIT)谈判进行到第26轮,在“准入前国民待遇和采用负面清单”谈判机制下,进一步交换负面清单;中欧双边投资协议正在围绕草案文本进行谈判,结合欧洲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积极态度,中欧BIT谈判有可能后发先至。

二是适应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潮流。作为全球贸易第一大国,中国的对外投资在提速,我国已是国际投资净流出国,对外投资规模超过了FDI(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统计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5802.8亿元,同比增长58.7%;同期,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17.6亿元,同比仅增长5.1%。随着中国资本账户流出量加大,顺应全球投资形势,放开外商投资限制是中国改革开放必经的一步。

现在,中国政府在放宽外商投资管理,将进一步削减在一般制造业领域对外资的限制。上海、广东、天津、福建等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在经贸投资方面开放的制度性安排探索,通过先行先试,已在自贸区内允许钢铁领域外资企业独资。将自贸区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工具和方法论。个人判断,在2018年我国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将有可能率先允许外商在钢铁领域开办独资企业。那么,中国钢铁企业准备好了吗?

首先,中国钢铁已经具备全球竞争力,放开外资限制不会对产业构成根本冲击。

我国对外商钢铁领域投资限制的政策发端于2006年“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规定外商投资钢铁行业不允许控股。该政策成功遏制了外资钢厂登陆大陆的企图,最终迫使米塔尔公司减持和退出华菱钢铁,新日铁、浦项等知名企业在中国市场也鲜有作为。

从产业发展看,我国钢铁产业消费处于峰值弧顶区,行业已经相当成熟。遏制外资进入钢铁行业的这十年,中国钢铁产量高速增长,从2005年粗钢产量3.6亿吨,攀升至2015年8亿吨,增长4.5亿吨。而全球粗钢产量由2005年的11.5亿吨增加至2015年的16.2亿吨,仅增长4.7亿吨。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年均产量增速保持在10%以上,至此,中国钢铁产量已占全球产量的一半,目前,人均钢材表观消费量达到488公斤/年,人均消费强度已经和日本、德国相当,位居世界前列。

从企业发展看,中国钢铁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逐步成长,具备国际竞争力。从对外贸易看,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钢材5712万吨,而同期进口钢材仅为646万吨。在2016年度世界企业500强企业中,河钢集团、宝钢集团、沙钢集团、新兴际华集团、首钢集团五家企业入围。同时,在2015年的全球前十家钢铁企业中,中国也占据一半席位。

环保情况看,我国2015年执行的新环保法,对钢铁企业的环保要求提高,吨钢环保成本已经在200元以上,2015年我国钢铁行业的吨钢能耗571千克标煤,吨钢耗新水量3.26吨,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降到0.88千克,这些指标均处于世界前列水平。

其次,外资进入钢铁领域,会对中国钢铁产业实现一定的“补链”和“强链”效果。

一是适当引导投资方向,弥补产业发展短板,外商投资将起到“补链”作用。

从产业链条上看,外资企业首先会围绕其既有产品来延伸发展,突出钢铁下游行业的增值服务。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建立分支机构为其产品做延伸服务。所以,鼓励外商构建钢材贸易、运输、加工、仓储为一体的综合化服务商,打造钢铁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建设服务型制造,做强钢铁产业的二三产融合发展。

从经营项目上看,我国钢材进口量的八成以上为高端板材品种,下游行业对其后续加工的要求高,需要剪切、冲压等工序,为进口钢材用户提供配送加工协作。比如,浦项制铁以前一直努力布局中国市场,苦恼于参股形式投资,与沙钢、本钢等国内钢厂合办板材加工项目中处于被支配地位,现在,这类外资已在利用自贸区政策建设临港配送加工专业企业,在内陆放开限制,这些企业将会把服务开拓到各地,有助于国内建设钢铁产品综合化服务企业。

二是鼓励产业兼并,吸引外资技术,外商投资将起到“强链”作用。

一般而言,大型综合钢铁企业的占地规模庞大,一个钢铁冶金联合基地项目的建设用地规模在10万平方公里以上。而当前,国内钢铁产业去产能任务繁重,僵尸企业尾大不掉,形成社会资源配置失衡和浪费。因此,未来外商建设冶炼基地,有必要引导外商对业绩差企业进行整合,发挥外资企业的鲶鱼效应,让竞争能力较弱的中小钢铁企业加速洗牌。借助外商的全球技术背景,推动钢铁产品升级,实现产品线的拾遗补缺,将推动国内钢铁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发展。

五金之家主要为五金,五金工具,五金交电,五金配件十大品牌行业提供的各种新闻资讯、五金工具的装修效果图、五金工具网上商城和五金工具的分类信息,敬请登陆五金之家:http://wujin.jc68.com/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五金配件 的产品:
  • 五金交电资讯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移动社区 陶瓷头条 空调头条 卫浴头条 洁具头条 油漆头条 涂料头条 地板头条 吊顶头条 衣柜头条 家居头条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建材 深圳建材 香港建材 佛山建材 广州建材 东莞建材 惠州建材 南宁建材 崇左建材 来宾建材 河池建材 贺州建材 百色建材 玉林建材 贵港建材 钦州建材 防城港建材 北海建材 梧州建材 桂林建材 柳州建材
    (c)2015-2017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